古建筑投射汉字演变?北斗星是什么神奇坐标?岭南建筑家为你讲解~

象形文字,顾名思义,文字因有形物体而演变成沟通和交流的载体。

《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向”字跟窗户有什么联系?“堂”和“室”的区别在哪?“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是怎样一番景象?

7月28日下午,在广州图书馆北楼9层广州人文馆内,一场主题为“国土空间规划新思维——汉字建筑学”的研究沙龙吸引近百名听众。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粤工匠”王河,以及原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建筑文化师徐韶杉,共同为观众们呈上一席干货满满的建筑文化盛宴。

研究沙龙一开始,徐韶杉首先以观众熟知但神秘的天文星象——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开讲,揭秘了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定位确定方位与季节、时辰,生动有趣。徐韶杉现场播放北斗七星运行轨迹视频,全场观众无不全神贯注,纷纷拿出手机或拍或录。

据徐韶杉介绍,很多中国古建筑也与北斗方位有关,如南京原城市交通道路、咸阳博物院布局等城建格局,都与北斗七星对应布局;又如北魏永固陵天枢正对北极星,依凭北斗方位建思远寺追思北燕君父等。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天(时代)、地(空间)、人(社会)思想便有迹可循。

神秘莫测的星象运行图,好玩↓

 

 

 

“因为建筑是要让人居住的,是生存的空间。空间要合理排布,走进去后,人感到身心舒适,就是好的设计。”徐韶杉说,“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正是应了人的天性和自然的规律。”

徐韶杉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让现场观众深陷对天文地理与建筑空间规划的奥秘。紧接着,王河从远古的汉字起源谈起,介绍象形文字演变与古人建筑格局的互相影响。

中国的象形文字缘何而来?“字之初,本为画。”王河以出土文物图案和图腾为由头,介绍了古代文字是介于‘’刻符‘’与‘’成型文字‘’之间的‘’符+文字‘’,如此论证了他的观点,即汉字建筑学“始于形、会于心”。

“品牌”二字如何投射建筑形态?王河老师告诉你

 

 

 

“汉字就是一种象形文字发展起来的符号体系,所有的汉字都可以拆解成基本的象形字。汉字中的象形字一共有300多个,就相对有300多个图腾。因此一旦使用汉字,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这个图腾体系。”王河介绍,汉字相对应的图腾多呈现于建筑设计中,“现代文字中的‘宫’‘向’‘仓’ ‘窗’‘廉’‘舍’ 等字均可看出古代建筑物面貌。”

“汉字是中国古建筑的活化石,因为建筑词语本身即可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直观而深刻的镜像。”对于汉字与古建筑的彼此关系,王河如此总结。

王河有“南粤工匠”的美称,这与他30多年来始终坚持探索岭南建筑的传统韵味和时代特征的工作密不可分。从珠岛宾馆到广州松园宾馆,再从帽峰沁苑酒店到亚运城村长院、广州美食园,他用追求极致的工匠手法诠释了自己心中的岭南建筑。

2019年3月,一场主题为“高铁经济带与南粤古驿道交汇下的小镇规划”的研究沙龙,吸引了一位特别的听众——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他以普通听众的身份仔细认真地聆听了研究沙龙,认真做笔记,旁人浑然不觉。许瑞生对主讲嘉宾王河、林伦伦两位教授精彩的演讲表示赞许,并希望研究沙龙一直举办下去,越办越好。这对王河来说无疑是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参考南粤古驿道网2019年3月24日的报道《高铁与驿道交汇,经济与人文交融》

此外,“研究沙龙”也获得不少忠实听众的肯定。当天沙龙活动结束,仍有不少听众围着王河与徐韶杉探讨交流。

 

如何让传统文化改善我们的传统居住环境?针对听众的疑惑,王河介绍,在广东省住建厅大力推动下,近日,广州市城乡住建局组织广州市美丽乡村设计志愿者下乡,第一批87个设计院的125个设计团队和194个村庄已经开展结对。 “广东范围内传统民居的现状就是农村盖房不规范,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下乡为村民设计楼房,期待未来的将来广州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王河说。

让研究成果走进大众视野,走进年轻人内心,做好科普教育,也正是王河入驻广州图书馆研究写作室开展系列“研究沙龙”的初心。

“这样的讲座很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是通过老师讲的案例融合到理论学习中,比如说像天文和建筑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是听不到的,学校没有讲过这门课。”从事室内设计的市民杨剑说,“深入透彻的讲座听起来收获很大,尤其是天文和建筑之间的这些关联性,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内容。”

一名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生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参与一些讲座沙龙,这些沙龙知识面更宽,给他们提供不断提升自我的空间。“虽然学习艺术,但听王老师的讲座依旧有很多启发。艺术设计并非浮于表面,听老师的讲座可以从文化的根源去寻求美的视觉表达。”  

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赵建方也认同沙龙讲座的科普意义,“这些知识的科普和普及,比社交媒体上的解释更专业。听专家们的讲解,对我开发亲子研学的课程也有所帮助,因为亲子研学通常会接触大量的古建筑。”

近年来,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理念逐渐成为建筑主题。王河认为,乡村更容易实现传统文化的保留和活化,但建筑背后的文化需要增强体验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切身的感受,才能在心里产生共鸣,特别是年轻人,如果缺乏体验他对一种文化的情感就缺乏持久性。”

>>相关延伸

据悉,广州图书馆南七楼设有研究写作室41间,专为有研究和写作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读者凭身份证和相关研究材料可以到馆申请使用。自2018年开始,王河开始入驻广州图书馆的研究写作室,从事岭南建筑方面的课题研究,并开展系列研究沙龙活动,至今已举办至第8期。

2019年“研究沙龙”邀请“南粤工匠”王河作为主讲嘉宾,推出“湾区视野下的中国岭南建筑设计文化综述2:东方建筑之美” 系列活动。活动自3月起定期举办,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思维,融汇岭南文化特色,分层设序地为读者讲解神秘动人的东方建筑之美。

【见习记者】覃毅

【图片/视频】覃毅 部分来自主办方

【校对】符如瑜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如何让乾隆花园、外滩九号等老建筑“重

      东方网记者刘晓晶12月7日报道:故宫的乾隆花园是如何重现新生的?外滩九号、赛珍珠故居等著名遗产背后有着怎样的修缮故......

    12-10    来源:东方网

    分享
  • 建国初期长春的“十大建筑”

      一提到长春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 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伪满建筑, 在长春历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之外, 很少有人了解建国初......

    12-10    来源:未知

    分享
  • 贝聿铭谈风水丨“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

      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

    06-08    来源:未知

    分享
  • 良渚古城与天文

      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又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古城......

    07-28    来源:未知

    分享
  • 吉祥元素与建筑设计

      中国的吉祥图案最早起源于原始图腾,因为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时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伤害,人们为了祈求上的怜......

    12-10    来源:未知

    分享
  • 西方应丢掉对中国的“优越感”

      “这座外形奇特的摩天大楼在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设计过程凝聚着中国顶级工程师历经多次论证的共同智慧。”库哈斯说道......

    12-10    来源:Dezeen

    分享
  • 巡礼世界著名城堡建筑:藏入砖石的童话

      中国日报网11月23日电 年幼时,多少人曾经读着童话书、做着像童话一样缤纷绚烂的梦在梦中,故事都发生在巍峨群山,玫瑰......

    12-10    来源:未知

    分享
  • 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临夏砖雕

      临夏砖雕是临夏县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该县境内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进义校尉王吉砖室墓中的砖雕饰物,是以土窑青......

    12-09    来源:未知

    分享
  • 土司皇城,土家建筑文化精髓,纯榫卯结

      湖北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坐落在湖北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恩施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属古迹与建筑类......

    12-10    来源:未知

    分享
  • 古代欧洲建筑|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

      建筑艺术是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尤其是古欧洲的建筑,更是集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之大成,整体宏伟,细部精致......

    12-10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