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坐落在湖北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恩施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 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
土司城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了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湖北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
恩施土司城,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它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坐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了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远古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沧桑历史。
铸土司朝典钟,立于土司城最高处,是为着宣赫土司权柄的至高无上和土司王业的亘古宏昌。土司朝典钟主要用于土家族神和历代土司祭祀;用于朝庭册封的新土司登位的朝贺;也用于每年岁时中祈祷上苍免除水旱虫灾。凡此,每当钟声响起,土司便率领土司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朝拜,十分隆重而神圣。
恩施土司城它历史地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12-10 来源:东方网
12-10 来源:未知
06-08 来源:未知
07-28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Dezeen
12-10 来源:未知
12-09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