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年代款识 (Age recognition):
宋代(Song Dynasty)
数量 (Number):
一件(One piece)
规格 (Specifications)
口径:8cm高:24.8 cm底径:8.3cm
(Caliber: 8cm Height: 24.8 cm Bottom diameter: 8.3cm)
弱光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弱光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强光
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此地在宋代辖于耀州,故名耀州窑,其产品称为耀州瓷,或名耀瓷。 随着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以往所没有的瓷窑体系,其中耀州窑便是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它以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进而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和代表。其精美优良产品的出现,是宋代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产物,也是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
强光
强光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之一,以刻花青瓷著称,其刀锋犀利流畅,对同时期南北诸窑产生过深远影响。耀州窑的兴起,与南方越窑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其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晶莹适中,色调呈一种稳定的青绿色,具有“视其色,温温如也”、“精比琢玉”的美感。此器撇口,长颈,圆弧肩,腹至底部渐敛,圈足,颈两侧对称各置一耳,釉水厚薄适中,莹润细腻,釉色粉青闪绿,光泽柔和悦目,质感如青玉,外壁剔刻花卉纹,其刀法立体感强、圆润、流畅,有力而肯定,具有简洁豪放的气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年代款识 (Age recognition):
清代(Qing Dynasty)
数量 (Number):
一件(One piece)
规格 (Specifications)
口径:14.2cm 高:5.6cm 底径:5.4cm
(Caliber: 14.2cm Height: 5.6cm Bottom diameter: 5.4cm)
雍正—朝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13年,陶瓷手工业的发展却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抛光砖十大品牌图案规整秀丽,工艺精益求精,制瓷技术达到了历史上的较高水平。此时的景德镇御窑厂“每年要供御一万六七千件”,生产则要达“二万五千件”之多。
在距今近三百年的今天看来,造型规整、线条优美、釉色匀净、色彩灿烂,在陶瓷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雍正斗彩瓷器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纹饰布局、色彩搭配以及填彩工艺,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本品尺寸、造型、纹饰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朝斗彩碗相近,金明集瓷选录中亦有同类品种。胎骨坚硬轻薄,釉面晶莹细润。内里光素,主要纹饰以青花勾勒,内填黄、绿、红、藕合等各色,除此亦以青花描绘细小的枝叶及花蒂,笔触细腻,填彩准确,花朵娇美柔嫩,枝叶婉转流畅。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该碗无论造型、胎釉,还是设色、绘工,均体现出雍正御窑斗彩器之卓越品质和典雅风格,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以上藏品将会出现在“香港金字塔国际拍卖行”2019艺术品阿联酋拍卖会
12-08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
12-07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
12-10 来源:未知
12-07 来源:未知